×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首页 锦天城概况 党建工作 专业领域 行业领域 专业人员 全球网络 新闻资讯 出版刊物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订阅下载 CN EN JP
首页 > 出版刊物 > 专业文章 > 如何抓住合规这一定海神针,在海关改革中潮头稳行?

如何抓住合规这一定海神针,在海关改革中潮头稳行?

作者:贾小宁 宁静 2020-05-26

随着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迎面而来的是全新的海关流程设计、系统改造和监管体系。“海关改革与企业合规”这一主题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小伙伴们的关注。那么,作为企业小伙伴你知道吗:


在新的海关监管体系下,海关围绕重点领域和环节进行了哪些改革?


企业从海关改革中能够获得哪些制度红利,相应的风险点有哪些?


企业如何进行应对?


本期围绕“海关改革与企业合规”主题,分三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部分 新的海关监管体系下,海关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有哪些?



近年来,海关持续深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2018年关检融合后,检验检疫作业也被纳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框架,海关监管体系在保持“中心—现场式”基本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整合职责职能、优化通关监管作业流程、全面加强业务融合。在此背景下,海关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惠企便民的制度改革。以下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制度改革做简要介绍。


一、通关监管作业方面


全面实施“两步申报”制度。将原先企业需要一次性申报的105个项目拆分成两步分别申报。第一步概要申报,对于不涉及进口禁限管制、检验或检疫的货物,企业只需申报9个项目,确认2个物流项目;对于涉及进口禁限管制、检验或检疫的,分别增加申报2个和5个项目,应税的须选择符合要求的担保备案编号。如果货物不需查验,即可提离;涉税货物已经提交税款担保的,或需查验货物海关已完成查验的,也可以提离。第二步完整申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补充申报其他项目,办理缴纳税款等通关手续。


持续推进“两段准入”的监管作业制度。这里的“两段”是以口岸放行(将进口货物准予提离口岸监管作业场所视为口岸放行)为界,分段实施“准许入境”和“合格入市”的监管作业方式。具体讲,“准许入境”监管:禁限管制(核生化爆、毒品等)、重大疫情、高风险商品安全等重大紧急或放行后难以管控的风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要求的,须在口岸放行前实施“准许入境”监管。“合格入市”监管:非高风险商品检验、风险可控的检疫等其他准入风险可在口岸放行后实施“合格入市”监管。“合格入市”监管可在口岸放行前与“准许入境”监管合并实施。


改革寄递通关模式,分步推广“两类通关”。改革现有的寄递通关监管模式,将C类快件纳入货物的一体化通关管理,推动邮件和A类、B类快件通关整合。逐步将邮寄、快递、跨境电商纳入全国通关一体化,针对邮递、快递的物品及该渠道的小批量、多批次货物,统一规范通关模式,形成货运渠道、寄递渠道“两类通关”。


二、税收征管方面


改变传统的税收征管理念和模式,将原先业务现场的税收风险处置作业主要放在货物放行后处置。简言之,就是由以前通关中海关全面审核转变为主要由企业向海关“自报自缴”和海关进行后置审核等。“自报”,是由企业如实规范填报报关单各项目,并对系统计算出的应缴税费进行确认后一并提交海关。“自缴”,是由企业根据“自报”情况自行办理缴税手续,自行打印的《税款缴款书》上会注明“自报自缴”字样,属于缴税凭证。


需要注意:在此模式下,对于征税要素,比如价格、原产地、归类等,海关更多地采用后置审核的方式,即在货物放行后对税收要素进行抽查审核,发现申报与实际不符的,海关将视情启动审价补税程序,或者开展稽核查,甚至移交缉私进行调查处理等。


三、后续监管方面


稽核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除了常规稽查外,为提高行政效能,极有可能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商品的专项稽查;同时,核查手段由于其灵活、简便性,也在海关监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在实际监管中,海关会根据企业的实际信用等级,适用不同的管理措施。总的原则是,“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企业信用等级越高,享受越多的优惠便利措施。而且,在新的海关监管体系中,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越来越成为海关促进企业守法经营的有力抓手,诸多改革试点、制度红利,都有企业信用等级上的准入门槛。就以申请开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为例,试点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集团成员企业海关信用等级需均为一般认证及以上。


通过容错机制鼓励企业守法自律。建立自报自缴容错机制,进一步完善主动披露制度的认定、处置程序和要求,与企业交流和互动中注意听取企业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规定,以达到鼓励企业主动纠错,守法自律的目的。


四、海关特定区域监管方面


特殊监管区域方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型众多,目前海关正在加快整合优化,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特殊监管区域转型成综合保税区。同时,海关还将借鉴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制度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特殊监管区域的作业流程,创新管理模式,整合保税功能,使其具有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满足产业多元化需求、发挥集约用地和要素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等基本功能。总体来讲,区内企业将享受更简便的管理措施,在关税、外汇、贸易管制、作业流程等方面也享惠更大。


加工贸易监管方面。海关总署自2018年起全面推广“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全新监管模式下的加工贸易监管体系,基于信用管理,以企业为单元设定相应监管模式。截至目前,海关在精简和规范加工贸易作业手续、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目前,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首批试点改革正在进行。


五、新兴业态-跨境电商


目前海关已经确立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方式,在具体监管要求方面,确定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物品监管,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明确了“网购保税进口”和“直购进口”两种通关模式各自的监管内容,并强调政府部门、跨境电商参与主体和消费者各负其责,将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纳入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等。



第二部分 硬币的两面——海关改革的制度红利和风险点



硬币有两面。新的海关监管体系无论从监管理念、通关模式到执法手段,均贯穿着“强化监管与简化手续,维护安全与促进便利,防范风险与提升获得感”的一体两面性。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时刻牢记硬币的两面性,并且以此出发来理解正如火如荼推进的海关各项改革,如此才能谈及怎么跟进、怎么进行风险研判和决策应对,从而实现或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一、硬币的正面——海关改革的制度红利


近年来,围绕着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海关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惠企便民的政策文件和配套制度。以下简要介绍有代表性的制度。


提前申报制度


提前申报,是经海关批准,进出口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可以在取得提(运)单或者载货清单(舱单)数据后,向海关提前申报。随着“两步申报”的推出,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提前申报叠加两步申报,可以实现进口卸货直提,出口运抵直提。今年3月底,上海、宁波、深圳等港口就正式实施了“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的新作业模式。


红利:新的申报作业模式,在提高通关效率、减少因通关审核产生的滞港时间、降低费用方面有积极作用,尤其对于易腐、冷藏商品以及其他有较高时效要求的货物价值更高。


多元化的税收担保制度


海关在税收担保方式多元化方面也有诸多制度创新。汇总征税,简言之就是“先放后税、汇总缴税”。汇总征税与逐票征税模式不同,在此模式下,海关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口纳税义务人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进出口货物的应纳税款实施汇总征税。关税保证保险,以进出口收发货人作为投保人,海关作为被保险人,企业向参加试点的保险公司购买关税保证保险后,凭借保险公司出具的《关税保证保险单》向海关办理税款类担保手续,即可实现“先放行后缴税”。另外还有税款总担保、企业增信担保、税费电子支付等多种担保方式。


红利:如果多元化的税收担保制度使用得当,可以发挥降低通关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的积极作用。对此,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担保方式,从而最大化地利用制度红利,缓解资金压力,减轻运营负担。


主动披露制度


主动披露,是海关为了促进企业守法自律推出的重要制度。主要内容是,企业在进出口货物放行后,经自查发现进出口活动存在少缴、漏缴税款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情况的,如果主动向海关书面报告并接受海关处理,符合规定情形的,可以享受相应的“容错红利”。关于主动披露的认定、处置等程序、要求,结合各界的意见反馈,海关作了进一步完善。


红利:经海关确认,企业符合主动披露规定情形的,可以享受相应的“容错红利”。主要包括:涉嫌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可以依法予以从轻、减轻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对主动披露并补缴税款的进出口企业、单位,海关可以减免滞纳金;企业主动披露且被海关处以警告或者5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为,不作为海关认定企业信用状况的记录。


小贴士:主动披露涉及政策规定的理解和把握,建议企业事前经过内部论证,并征求专业律师意见。


提供进口商品样品预先处置服务


自2019年12月20日起,应进口货物收货人申请,海关对企业拟进口商品——限于持有装运前质量安全预评估证明的商品或者用于法定检验目的的样品,提供预先归类咨询服务。


红利:企业可以善用这类服务,有效减少申报差错,降低不合规的风险。


小贴士:海关提供的同类服务还有涉及商品归类、原产地、价格方面的预裁定,企业可以视情适用。


加工贸易监管制度


全新监管模式下的加工贸易监管体系,基于信用管理,以企业为单元设定相应监管模式。对于区内企业,海关在精简和规范加工贸易作业手续、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目前,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针对一般认证及以上信用等级企业)正在试点。


红利:新模式下加工贸易的监管手续大幅精简,企业税负降低,资金占用减少。此外,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利好,该模式将同一集团下诸多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加工贸易货物可在同一集团下的成员企业间自主存放;加工贸易保税料件可在集团内成员企业之间进行调拨流转;不作价设备可在成员企业间调配使用;成员企业间的全工序外发加工免于提供担保等。该模式还会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对于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选择加工贸易模式的一般认证及以上信用等级企业,可以结合实际重新评估是否选择加工贸易模式。


海关AEO认证


如前所述,在新的海关监管体系下,许多改革试点和制度红利均对企业信用等级设定了准入门槛,事实上,如今企业资信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良好的企业信用等级,才能享受海关乃至政府其他部门给予的大多数优惠管理措施,顺利开展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凸显优势。


红利:总体来说,一般认证及以上的信用等级是企业最大化享受政策红利、在综合竞争中致胜的关键,企业小伙伴要抓紧加强整体合规经营,力争提升信用等级。


二、硬币的背面——随之而来的合规风险


新的监管体系虽然带来简化手续、贸易便利,但请千万记得,硬币的另一面是“强化监管、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也就是说,享惠便利是有前提的,事实上,新的监管体系对企业的自律管理、合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新的监管体系下,企业的合规义务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强了


新的监管体系下,通关作业审核由原来的“串联式”转变为“一次申报、分布处置”,原来集中在通关环节的处置作业前推后移,相应的,企业在不同海关监管环节的权利、义务、责任等也面临制度重构。比如,企业如实、完整、准确申报的法律义务进一步强化。在两步申报情况下,企业需要自行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是否涉证、涉检、涉税,若货物本身涉证、涉检、涉税,但企业在概要申报时选择不涉证、不涉检、不涉税,可能会被海关认定为申报不实,根据相应规定进行处罚。


2. 新的监管体系对企业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全国通关一体化框架下,审核模式由原来各地海关分散审核改为集中统一审核。海关总署设立风险防控局、税收征管局分别对安全准入风险、涉税要素进行把控,执法标准更加统一。在新的模式下,海关更加强化大数据的应用,海关在风险管控方面实施随机抽查、精准布控“两轮驱动”,对企业风险监控的手段也更加精准和高效。这些变化均意味着,新形势下企业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合规义务,不断提升合规风险防控能力,才能防患于未然。


3. 企业信用等级状况成为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的总体原则就是企业信用等级越高,享惠便利越多,而一旦被认定为海关失信企业,法律后果则是全方位、多领域的,不止在海关监管中有所体现,也会在税务、银行、工商等诸多政府部门、组织的职能领域中产生对企业不利的严重后果,相应的损失评估,不仅仅是单项、有形的经济损失,更包括了企业声誉、规划发展等无形损失。一言以蔽之,新的监管体系下,企业信用等级状况已经成为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企业生产经营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4、海关在后续监管、案件查处上将更加注重协同配合、效能提升


毋庸置疑,海关将会加大后续监管的力度,比如,加强稽查、核查力度,除了常规稽查外,还会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或商品开展专项稽查。海关各部门、海关与外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会进一步加大,联合开展打私综合治理。今年,海关总署已经部署继续开展“国门利剑”联合打私行动,重点针对主要涉税商品、农产品、固体废物、野生动植物制品等。总之,海关通过加大后续监管、案件查处力度,实现放管服,通得快和管得住的目的。



第三部分 新的海关监管体系下,企业如何应对风险?



关于“海关改革与企业合规”的主题,如果说前面阐述了海关改革的两面性,一面是可能的利好——“简化手续,促进便利,提升获得感”,另一面是可能的风险——“强化监管、维护安全、防范风险”,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合规经营显然是趋利避险,平衡两面的制胜法宝。关于如何合规经营,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一.自上而下规划和推进合规经营


合规经营覆盖了包括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硬件、软件系统等)、人员管理、培训投入等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方方面面,需要自上而下地谋篇布局和扎实推进。尤其要提醒的是,这也包括企业在进行全球战略布局和发展规划时,充分了解交易国贸易管制政策规定,以此为基础规划资金投入、厂区建设、基础设施、生产发展、物流路径等,以免因国家管制等原因使得生产经营陷入被动。


二. 尽快建立并完善内部合规体系以便防患于未然


新的监管体系下,守法自律、合规管理已经不是抽象的理念,而变成实际的义务和要求嵌入海关业务流程设定、改革举措乃至制度规定中。对于企业来说,问题也已经不是要不要合规,而是如何合规的问题了。内部合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从规范内部相关工作流程和机制切入,比如,就内部岗位、人员遵循的合规流程进行明确规定,以便当岗位或人员在合规方面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发现问题时,能够遵从相应工作机制进行处理。


三. 合规机制与流程需要用合规手册的方式呈现出来


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越来越重视和倡导企业合规经营,以此作为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前提。合规手册是合规流程和机制的制度体现,制定和完善合规手册,一方面可以用来应对外部检查和风险抗辩,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员工行为,防范合规风险。


四. 设定合规警戒线提高风险防控效能


可以结合企业实际,确定重点防控的业务领域、产品和岗位,明确工作流程、标准和应急机制。一旦触动警戒红线,则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内审、法务、合规等岗位介入程序,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意见,制定解决方案,有效化解和应对合规风险。


小贴士:对于企业来说,在海关启动相关执法程序(比如核查、稽查、调查等)时,应引起重视并妥善应对,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问题,最好征求专业律师意见,力争在第一时间化解风险,以免延误时机导致问题升级或者应对不当、加重损失。


五、与专业律师合作跟进改革、提升整体合规力


海关改革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完善和调整,作为企业要及时跟进和掌握需要花费大力气,并且往往不得其门。建议和专业律师合作,统筹规划,整体把控,结合自身状况,量身定做合规建设方案,或由律师协助对已有方案进行评估、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享惠避险。


小贴士:提升企业整体的合规力时,海关AEO认证标准会是比较好的参照标准(可参考我们以往海关AEO认证的相关文章,文章链接)。企业可以对标它来建立和完善合规体系,以便适时情况下,申请提高信用等级到一般认证及以上。


当您遇到事关海关改革的合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image.pn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