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治报》整版报道锦天城高级合伙人李云律师
2020-10-218094(转载自2020年9月23日《上海法治报》)
专业化是律师的立身之本,如何培养专业化人才也成为律师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前,上海正处在打造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个品牌冶”的重要时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第十一届上海律协领导层提出,要把打响上海律师服务品牌作为工作重点。
专业化就是上海律师法律服务的最好品牌。作为一名建筑房地产法律服务领域的专业律师,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云律师自1999年从工程施工管理者转行做律师至今,一直深耕建筑房地产法律服务领域,是业内少有的可以为房地产与建设工程、争议解决全产业链不同主体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
执业20年来,李云从立足浦东到服务全国,不断践行着法律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为人低调、喜欢诗词,与专业和严谨为伴,性格内向的他始终匠心不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助力中国法治建设:曾作为发起人企业法律顾问代表参与设立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被选聘为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参与专业评审近10年;办理了诸多较为复杂的非诉讼法律服务项目和民商事诉讼仲裁业务;兼任复旦大学校外兼职硕士导师近8年;先后参与编写出版了5部实务作品;发表专业实务文章数十篇······
今天,一起探寻专业律师发展的秘诀,看李云律师如何从深耕浦东到服务全国。
27岁转行成为律师追寻心中法治明灯
稻盛和夫说过,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而李云选择的是前者。
对法律有着浓厚兴趣的他,1995年长春地质学院勘察工程专业毕业后,一边在上海宝冶集团公司工作,一边攻读上海大学法学专业,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有所坚持必定有所收获。1999年,27岁的李云转行当律师,2000年9月正式获得律师执业证书,并于同年12月加入了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律所——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由于此前有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从业经验,李云选择从建筑房地产法律服务起步。
执业初期的经历让他找到了律师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使命感,并奠定了其往后执业的信心,也让他对律师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进入锦天城的第二年,李云便被律所选派参加由洁蕙主持的东方广播电台《东方大律师》直播节目并接受听众的咨询。他十分重视并做足了功课,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一些房产问题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归纳整理。竭尽所能,做好每一次节目,解答好每一位听众的提问,回复好每一封听众的来信。由于表现突出,他和其他十多名同事一起于2003年为律所赢得了第二届《东方大律师》十佳嘉宾律师事务所的称号。每当主持人介绍自己是来自锦天城时,他内心深处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2001年,李云还被遴选为《上海市劳动合同法》立法听证参加人,与同样被选中的何周律师一起,将能够检索到的所有全国性的劳动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各部门规章以及各地不同的劳动人事政策都收集整理好装订成册,进行了比较研究,准备了充分的听证意见。当时全市一共遴选了35名听证参加人,包括他和何周在内全市共有9名律师参加。听证会结束后,从市人大常委会的办公楼出来时,李云内心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为自己作为青年律师、新上海人、新上
海市民而自豪。同年,他还参与编写了《百姓购房法律知识200问》、《百姓租房法律知识200问》等实务书籍,这些经验为其日后的专业法律服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4年,李云作为发起人之一上海中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参与筹备设立了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并被推选为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积极参与协会建设,帮助企业不断提升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为促进企业、社会和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绵薄之力。如今,该协会已经发展为企业法治建设的重要服务平台,也是联系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的桥梁和纽带。
在李云看来,这些经历对个人成长很有帮助,不仅能够让其实现自我认同、激发内在潜能、坚定执业信心,还让其明白律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还体现在社会责任、法治责任、公益责任。执业20年来,李云也正是通过认真办理每一起案件的方式在一步步践行着律师的责任和使命。
李云律师在中梁地产集团讲座上发表演讲
20年深耕浦东服务全国
20年如弹指一挥,李云从一名青年律师发展成为一名资深专业律师,积沙成塔,从深耕浦东到服务全国。曾参与较为疑难的民商事诉讼和仲裁案件100多件,办理了100多件较为复杂的非诉讼法律服务项目,出版专业书籍5部,发表专业实务文章数十篇。
在李云看来,专业就是最好的品牌,最好的办案就是最好的营销。在为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时,李云秉持的原则是倾向于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每一个案件或项目都习惯于精心打磨,就像工匠不断钻研自己的作品,力争每一次都全力以赴、深度研究,把最好的结果呈现给客户。
2005年,李云参加了上海中路实业有限公司与美国宾士域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提起的国际仲裁庭审,这起跨国仲裁案件从2003年一直持续到2007年才作出裁决,相关的费用超过4000万元,是一起中国中小企业与美国著名大企业之间的仲裁案件,具有史诗般的、教科书式的重要意义。同年,经过遴选,李云获选成为了上海市律协第七届建筑房地产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同届的研究会成员
中还有朱树英、陶武平、李慈玲、尹燕德、刘正东、王小咪等知名律师,李云从这些大咖身上也获益匪浅。
在为浦东新区诸多国企、民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李云见证了众多企业的创新发展历程,也从中汲取了开拓奋进、敢为人先的“浦东精神”。如果说,执业前五年是打基础,那执业后十年则是厚积薄发。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李云代理了一起DB模式之下的工程总承包人与施工承包人之间复杂的施工合同纠纷,还分别为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及拟参加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准项目经理编写了《工程法律知识问答》《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一本通》等专业书籍。
伴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以及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锦天城也在中国大陆设立了21家分所,李云也随着客户在全国业务的发展而逐步走向全国。在李云执业的后10年至今,他曾协助一家浙江企业完成了对一家美资公司100%的股权收购,并协助这家被收购的公司完成股改、新三板挂牌、定向发行股份等资本市场运作,同时还提供常年顾问、争议解决等全方位法律服务。此外,李云还代理中国核建、中国中冶、中国普天、旭辉、中南建设、中梁等企业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解决争议,并为万科、世茂、旭辉、中南建设、中梁等房地产企业在全国进行收并购提供服务。在为上述集团各地投资主体的近70个收并购项目提供尽职调查、交易文件草拟等服务的过程中,李云在全国的服务范围覆盖东北、西北、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及川渝等地区,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资源优化整合、盘活、有效利用提供法律风控保障。在处理各地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过程中,李云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并结合相应的案例和同事一起编写出版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实务指南》一书。
近些年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各级政府加大了法治政府建设推进的力度和广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而在这个进程中,律师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李云曾先后为浦东新区建交委、商委、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自2016年起至今,李云担任浦东新区发改委的常年法律顾问,对新区发改委各类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保证了法律统一适用、维护了法律权威及法治政府形象。在浦东新区政府的部分重大投资项目中,李云为浦东新区投资总额合计达数百亿元的几十个市政工程项目的政府回购事宜拟定协议,审查修改“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东段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相关协议。李云还曾为浦东的重大建设项目,包括世博会拆迁及场馆建设、花木路发广场、洋泾社区置汇旭辉广场、中芯国际厂房、特斯拉超级工厂等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在李云看来,律师的服务应包括解决争议、防范风险和促进交易三个不同层面,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律师既是权益的维护者、风险的防范者,又是商业交易的推动者,从而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对李云而言,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它体现的是法律人的价值观,全情投入地去办案,就是带着良知去实现公平正义。
从律者到师者初心不变
律者,律于人,律于己也;师者,作之表,作之率也。
20年匠心坚守,律师工作的业绩并没有令李云满足,他深知自己还肩负着促进行业发展、传播法治精神和法律实践经验的责任,尽管他自知在这些方面还做的十分有限。
在担任上海律协建筑房地产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期间,李云为建筑房地产法律服务的部分操作指引的制订建言献策;作为锦天城高级合伙人、中共锦天城党委委员,李云除了积极参与律所的各项工作外,还参与组织策划并主持律所党委每两个月一次的“党建读书会”活动,为提升律所凝聚力出心出力。
自2012年10月被聘任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校外兼职硕士导师以来,李云律师积极配合学院的各项工作,曾多次开展法律实务专题讲座,从投资领域的“对赌协议”效力之司法认定、企业发展的并购重组到资本市场新三板的机遇、互联网金融的规范、不动产金融领域的保险资金运作等,不断引导学生跳出现有的思维框架,学会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2016年,李云在众多的校外兼职导师之中脱颖而出,被复旦经济学院评为首届十名优秀校外兼职导师之一。
除此之外,李云还多次参与法律援助、公益咨询、普法活动等,并先后为万科集团、旭辉集团、中南建设、中梁集团、中核二四、上海宝冶、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浦东建设、平安不动产等众多企业开展专题讲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回溯20年发展,李云依旧热爱律师这个职业。“它并不像有的人传说的那样高大上,也不像另一些人描绘的那样不堪。但执业的过程注定是无比艰辛的,而对于热爱这个职业的人来说,又是值得你为之激情澎湃的。”谈起律师工作时,他依旧心潮澎湃。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兴盛发展,取决于其社会中坚力量。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律师承担着传承中国律师事业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经过40年发展,截止2019年底,上海共有律所1660家,执业律师26520名,年龄在21-30岁的律师有6088名,占总数的23%;执业0-5年的律师最多,有10979名,占比41.4%,青年律师已占据上海律师业的半壁江山。
执业20年,踏案前行,不蔓不枝。李云的故事对很多青年律师而言,是可以参考借鉴的。谈起对青年律师发展的建议时,李云认为,青年律师或许可以通过写作和演讲不断自我提升,只要坚持、坚韧、咬定“青山”不放松,必定大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