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首页 锦天城概况 党建工作 专业领域 行业领域 专业人员 全球网络 新闻资讯 出版刊物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订阅下载 CN EN JP
首页 > 全球网络 > 上海 > 出版刊物 > 专业文章 > 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机遇与法律要点

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机遇与法律要点

作者:李云龙 党颖 2025-03-26

目前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内地和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内地市场的紧密联系,正成为众多A股企业实现战略布局与跨越发展的重要选择。


一、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政策支持


1、内地政策


2024年4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这一政策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1]


2024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2]


2024年11月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明确表示,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3]


2、香港政策


(1)优化上市审批流程


2024年10月18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联交所发布联合声明,优化了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审批流程[4],即:已于A股上市的公司在香港提交新上市申请时,若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预计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该等市值的计算应参考(i)有关A股上市公司基于新上市申请之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A股收市价所计算的A股市值;及(ii)该公司H股在联交所上市时的预期市值。);及


2)在具有法律意见支持的基础上,确认该公司在递交新上市申请前的两个完整财政年度已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与A股上市相关的法律及法规。


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A股公司,其在提交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的情况下,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分别只会发出一轮监管意见,两家监管机构各自的监管评估将在不多于30个营业日内完成。而对于其他A股公司,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在分别发出最多两轮监管意见后,会各自评估并指出有关申请是否存在任何重大监管关注事项,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将分别在不多于40个营业日内完成监管评估;在确认没有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后,香港联交所将与上市申请人及其保荐人共同落实上市文件披露,相关申请在取得所有监管机构的必要批准后,便可进行上市委员会聆讯。


image.png



(2)降低在港交所上市门槛


2024年12月19日,联交所刊发有关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建议咨询文件[5](以下简称“咨询文件”),咨询期将于2025年3月19日结束。咨询文件载明将原有的H股于上市时占股份总数(A股+H股)最低15%的要求,降低为最低10%或相关H股于上市时至少为30亿港元的预期市值,而且这些H股必须为公众持有。


A股公司至少需要发行足够的H股来满足香港联交所对于公众持股量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香港上市规则》现行规定

咨询文件

A+H两地公众股东共同持股量至少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5%,如发行人A+H市值超过100亿港元可申请降到15%

1H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A+H)至少10%;或

2)相关H股于上市时至少为30亿港元的预期市值,而且这些H股必须为公众持有

H股市值不低于1.25亿港元、H股至少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5%,市值较大的公司可以申请低于15%H股发行规模。

股东人数于上市时不少于300

最大的三名公众股东持股不超过公众持股量的50%


二、A股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后的多元融资渠道


(一)港股的融资工具多样化


港股再融资机制丰富,为港股上市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债券、可转债、优先股等融资工具。例如,小米集团(01810.HK)在港股上市后,多次通过发行可转债和优先股进行融资,为其全球业务扩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融资流程便捷


港股的融资审批流程相对简化,尤其是融资效率较高。例如,比亚迪(01211.HK)于3月4日公告配售56亿美元,本次配售是过去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股权再融资项目,同时也是全球汽车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闪电配售项目。相较之下,A股公司定向增发需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注册批文,审批周期较长且有效期仅12个月,而H股上市公司在上市6个月锁定期结束后即可通过“闪电配售”快速融资:(1)依据年度股东大会一般性授权,单次配售规模不超过A+H总股数的20%;(2)无需监管审批,发行窗口灵活,可在收盘后启动交易并次日完成交割;(3)支持“先旧后新”操作,即大股东先行转让股份获取资金,上市公司再增发新股回购股份,实现资金快速到账;(4)配售股份无锁定期,定价较市价最高折让20%(如比亚迪此次配售价较前日收盘价折让7.8%),有效提升投资者参与意愿。


(三)投资者多元


港股市场汇聚全球资本,投资者类型涵盖国际机构、主权基金、对冲基金及个人投资者等。例如,比亚迪此次配售吸引了中东主权基金及国际长线投资者参与,而港股再融资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内地企业通过股份配售(含定向增发)实现超547亿港元募资,占再融资总额的73%。这种多元化的投资者基础为A股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定价参考空间。


三、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法律要点


(一)赴港上市流程


A股公司赴港上市包括两个核心步骤(境内备案、境外审核),并交错而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国证监会备案非行政许可事项,但发行人须在聆讯审批日期至少足4个营业日之前向联交所提交由中国证监会发出的确认新申请人完成中国备案程序的通知书。


image.png


以顺丰控股为例,其于H股上市过程中公开披露的信息如下:


image.png

(二)在港交所上市前的公司治理机构调整


鉴于《香港上市规则》对于H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设置与A股公司的治理结构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A股公司在港交所上市,需结合《香港上市规则》的要求对治理结构作出必要调整,以做到同时满足两地监管要求。具体而言,如下表所示:


image.png


(三)在港交所上市后的锁定期安排


A股公司完成港交所上市后,A股公司的股东和董监高在锁定期层面需要同时满足A股和H股的监管要求,尤其需要注意两地锁定期的协调,具体如下表所示:


image.png

注:2024年12月19日,咨询文件中提到,其就基石投资的监管禁售期征询市场意见,是否支持保留基石投资者上市日期后至少六个月之禁售期规定;或考虑允许基石投资者相关证券“分阶段解禁”,当中50%的相关证券可在上市后三个月后解除禁售限制,其余的相关证券则在上市后六个月后完全解禁。


四、结语


随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融合的持续深化,A股公司通过在港交所上市,不仅可以获得有效的储备资金,还能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增强跨境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配置全球资源,与全球伙伴深度链接,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与此同时,由于两地监管规则的差异,企业在享受H股市场资本优势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信息披露、治理机构调整等挑战,需要面对更严格的监管环境和更高合规成本。因此,企业应充分评估自身的全球化战略、资本运作能力及合规管理要求,结合企业情况审慎选择两地上市模式,实现资本市场价值最大化。


注释

[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4/content_6944878.htm

[2]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4/content_6946332.htm

[3]http://www.csrc.gov.cn/csrc/c106311/c7519551/content.shtml

[4]https://sc.hkex.com.hk/TuniS/www.hkex.com.hk/News/Regulatory-Announcements/2024/241018news?sc_lang=

[5]https://www.hkex.com.hk/News/Regulatory-Announcements/2024/241219news?sc_lang=zh-HK


Baidu
map